|
本帖最后由 丁当肯 于 2017-2-20 14:34 编辑
一认真研究,汕头提的350高铁方案立刻凸现出一堆问题:地震带海啸区沿海岸线建高铁去挡台风海啸;沿着居民区从头拆迁到尾;直接撇开人口超900万的潮揭两市;直接无视500万梅州人民用高铁在潮州潮汕站换向去珠三角;沿海岸线铁道极易腐蚀;太靠海风大影响列车运行安全;在填海区和海沙地上建地基不稳;影响广深往上海方向复线高铁速度不增反降……
一、1918年汕头大地震海啸、1922年汕头“八二”风灾引发台风海啸、1969年汕头牛田洋台风海啸,这几次灾难中汕头市(按现在区域)成为粤东死伤最重的灾区,死伤数以万计。1969年那次,5060吨重的机帆船被潮水抛上陆地,潮阳县牛田洋垦区的85公里长、3.5米高的海堤被削去2米,只剩下1.5米高,汕头市平均进水1.5~2.0米,全市死亡1554人,倒塌房屋82381间。所以说这次汕头提议的高铁线路,是在地震带海啸区沿海岸线建高铁去挡台风海啸。
二、拆迁是从头拆到尾,估计赔的钱比建高铁还贵。而且汕头向来有因拆迁引发群体事件的传统,汕头926才刚过去两年,海门事件才刚过去五年。这相当于按了个定时炸弹。
三、填海区和沙滩上建高铁这是找沉预留过山车。
四、还有,按汕头提这个走向,沿海高铁要绕个大弯进汕头,高铁过居民区要防噪速度还快不起来,设计350时速有个200就不错了。直接影响广深到上海方向复线高铁的速度提不起来,就像现在厦深铁路汕头段是最慢的(时速100左右)道理一样。在地图上从连接广深的汕尾到连接福厦的漳州画条直线,就知道现在汕头在制造一个广梅汕铁路烂尾2.0版本。结果是沿海高铁变沿海慢铁。
五、最大的问题是,按该方案梅汕高铁无法在潮汕站换向350高铁,对揭阳市(不计惠来)+潮州市+梅州市共1300多万人口都是不方便。汕头提的350高铁方案仅仅方便汕头市区和惠来县250万人口。梅州潮州揭阳1300 VS 汕头250,零头都比你多。
六、广汕高铁延伸至潮汕站后,汕头联络线刚好可以利用起来,汕头市区人坐高铁照样方便。否则按汕头意淫的350线路建设,投资40亿的汕头联络线100%烂尾。在地图上从连接广深的汕尾到连接福厦的漳州画条直线,就知道汕头在制造一个广梅汕铁路烂尾2.0版本。
这里推荐两个方案,一个大改,一个小改,两种方案都利整个粤东。汕头提的350高铁方案只利汕头市区和惠来,普宁和潮阳潮南人口各接近300万的两大片区都才各只有1个高铁站,难道惠来一个人口不足100万的县居然还2个高铁站?难道穷困潦倒的汕头市区还想3个高铁站?汕头还真以为地震带海啸区沿海岸线建个高铁能挡台风和海啸啊?
希望大家能支持,把帖子顶起来。板上钉钉的潮汕二环都能改线,何况一个还没列入规划的汕头意淫的要去挡台风海啸的高铁?大家顶起来,传播正能量。
|
|